气温陡降!养生的关键是正确“封藏”
提到冬日养生,大家都知道要防寒保暖。但是防寒保暖,可远远不止多穿点衣服这么简单。
防寒保暖,要从足部做起。俗话说“寒从脚入”。天为阳、地为阴,人体也分阴阳,人体上部偏阳,下部偏阴。人的脚部与地阴相接,离心脏偏远,获得的血供相对不足,所以也比较怕冷。
如果上面燥热,下面寒冷,一般都是由中焦瘀堵造成的。而做好下肢的保暖,能够保证回心血量,从而实现“脚暖浑身都暖。平时手脚怕冷、易冷的人,在冬天格外要做好足部保暖工作。
其次,到了冬天,大家要调整作息习惯,最好能够做到“早睡晚起”。冬季昼夜温差比较大,晚间至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是冠心病等高发的时段,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,应当格外注意保证良好的休息,避免熬夜。此外,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。
不仅“静”有讲究,冬日里“动”也有学问。冬天运动需要注意时间的选择,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。过晚可能会影响心血管健康;而过早,除了温度低,空气也不太好,大量污染物聚集在大气中还未消散。古人讲以待阳光,就是说要等太阳出来、云开雾散以后再锻炼。
这也符合天人相应的原理,保证人体内的阳气生成与外界阳气生成时间相对应,使得锻炼顺应自然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专家表示,冬日运动应该以微微出汗为宜。大汗淋漓与“冬藏”原则相违背,会使人体阳气外泄,容易导致一系列疾病。当然,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是少不了的,跑步前要热身、骑车时要戴护具,既有利于更轻松、放心地运动,又能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。
防寒保暖的同时,也别忘了通风和保湿。到了冬天,人们常常将门窗紧闭,窝在温暖的房间里,忽视了通风和保湿。密闭的环境下,空气比较混浊,氧气量也相对不足。长期处于密闭空间里,会造成缺氧,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。
因此,每天开窗通风,对人体的心血管和肺脏都有养护作用。与此同时,由于暖气、地暖和空调等取暖设备长期工作,屋内空气干燥,容易引起身体不适,甚至引发疾病。余波主任建议:“大家冬季在室内取暖时,可以配个加湿器或者放两盆水,保持空气合适的湿度,以防止皮肤瘙痒和干咳、哮喘等问题。”(来源:网易健康)